Ys园地
2017年代表会议专辑
[电子版]
[下载]
more
地 址: 中国上海市漕溪北路88号803室
邮 编: 200030
电 话: 021-64283775
  021-64283951-813
传 真: 021-64279356
Email:  
info@ymca-ywca.org.cn
首页 > Ys园地
Ys园地
社会化、专业化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国协会 吴建荣总干事 阅读:4804

    上海是第一个把推进公共文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城市,全国首个全国公共文化现场会是在上海召开的。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徐麟同志在2014年就提出了:要把推进公共文化社会化、专业化这个主题固定下来,形成机制,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建设。

    我认为真正意义上推进公共文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而非专业团唱主角,不仅看覆盖面,更要看受益面。
    2、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硬件建设,更要以倡导性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品。
    3、公共文化服务不是政府甩包袱、旁观,而是同心同行。
 
    我们的探索:
    上海青年会与2002年成立了上海华爱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目前管理了上海打浦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部命名的上海唯一一个示范文化中心)、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全国公共文化现场会场所)、顾村镇社区文化中心(城乡结合部)、外滩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曾经受托管理的还有瑞金二路社区文化中心、九里亭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新桥镇社区文化中心。
 
一、服务规模创新的探索
 
    1、破除“条线”化区隔
 
     在传统的社区中心治理模式中,政府按照职能分布,一直是“条线”清晰地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如社区文化中心一般由街道宣教科或社文科来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社区生活中心一般由街道民政科来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这样的传统管理模式虽然责权清晰,但是在回应社区市民多元需求上却灵活性不足。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接受委托在社区中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以来,利用社会组织自身的优势,以现代社会综合治理的视角,跳出“条线”的框架,切实地从社区市民的需求出发,以专业化的手法,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来社区文化中心活动的长者,其参与文化活动是一项基本的活动需求,我们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进行回应,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区长者的需要,推出“健康驿站”,关爱长者健康活动;发现长者生活难题,进行专业化的个案跟进等,全方位地开展服务。
 
    2、疏通“网格”化阻滞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区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应对静态的社会运行时,网格的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指定区域的服务范围其实在信息和人员便捷流动的背景下是不现实的。随着服务的知晓度和品牌化建设的推进,社区市民是跨网格化地参与各项服务的,基于此,跨行政区域地提供社区市民需要的服务,成为了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新探索。典型事例是在一个受托管理的社区文化中心内,其中一个“书场评弹”项目十分受欢迎,不仅吸引了本社区的市民前来活动,周边社区乃至于远郊社区的市民也慕名前来参与活动,形成了跨区域活动的景象。
 
    3、创立“模块”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是基本文化服务的维系和常规活动的循环,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在多年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服务项目的“模块化”供给,丰富社区市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坚持文化服务项目化、文化项目持续化的模块路径,让社区市民受益。具体的是指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设定系列的服务模块,比如“节庆系列项目”、“开放日系列项目”、“安全文化行系列项目”等,以可复制可持续的方式,打造品牌化项目。
 
    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探索
 
    华爱在上海青年会的支持下参与社区服务建设是从1996年管理浦东罗山市民会馆开始,到今天,参与了管理社区文化中心运营,在政府的帮助下,华爱一直在探索社会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最基本特征是有第三方参与其中,这是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以专业的社会组织近年来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社会化管理的表达是第三方和政府一起合作努力,共同动员市民,更大程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市民参与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发挥市民在社会公共事务建设中的作用。
 
    具体的做法是,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动员市民参与社会化管理,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首先确立了公共文化领域不是也不能够以获得利益为目的,更不是为了强调满足少数人利益的观念,在其中彰显的是你的"价值得到实现,兴趣得到满足,文化得到提升",在其中表现的是从被服务到参与,从客体成为主体,让市民逐步懂得,你既然是社区主人,就应该去参与管理建设,主动维系政府提供的设施,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在社区,市民不是仅仅享受公共文化设施,有权利,也有义务。通过社会化的参与,让公共设施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提升社会人文素质,在这个建设中,每个人、每个团队都会伴随着发展而进步,我们的做法是培养和发现志愿者领袖,使之成为并参与社区服务的管理。在传统的环境下,建立新的秩序,创造新的机制。这是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近年来坚持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关键所在。
 
    三、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的探索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专业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多方联动的过程,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倡导激发兴趣,兴趣推动参与,参与形成追求。把地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互融合,在文化建设中引领高雅、经典。上海青年会和华爱在社会服务上的专业化追求,最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方法来体现的。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包括文化中心配备专业背景的社会工作者,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文化是需要通过人来表现以人为本的,后来我们又探索出专业的服务理念、专业的服务设定、专业的服务程序、专业的服务运营、专业的服务评估等,树立了"以需要为追求"的专业目标。
 
    1、在文化中心建设中,专业理念是坚持倡导,以人为本,以满足需求为主。
 
    以人为本、充满爱心是社区发展、社会服务、文化服务的原则。文化中心的运作发展,最根本的定位在于人的文化需求与社区文化发展的同步互动,华爱将坚守以人为本、充满爱心的服务原则,把文化中心真正意义上打造成为社区市民的“家外之家”,通过我们的服务,让每一位市民来到文化中心,都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充分享有高品质的社区文化生活。
 
    具体的做法是在政府行政指标的基础上做加法,我们叠加目标,把百姓的需求融入进去,把社会发展需要的正能量文化融入其中,提升文化需要的层次。我们在不是简单服从于地域文化需求过程中,注重把更多倡导性的文化、国际性的文化加进去。我们的专业表达就是我们有清晰的理念作为支撑,我们有专业的行为进行表达,我们追求的是服务人群覆盖率,均等率,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这成为我们追求实现专业化的表达。
 
    2、专业的服务设定:上海青年会、华爱管理运营的文化中心与商业相比,我们的文化中心是有一个影响、改变人,让每一个进来的人都可以得到改变,达到“文以化人”的目标。我们认为文化中心的设立不是对少数人兴趣的满足,不是自娱自乐,更大的是动员更多人的参与,使更多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基础上,不断对文化有新的看见,新的认识和新的追求。今天的文化中心应该释放更多正能量,提供有生命的公共产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3、专业服务程序:
 
    社区文化建设的专业程序是服务内容预先调研、文化追求积极引导、评估常态化,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组织、动员为手段,以享受、提升为目的,从而达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是惠及更多人群。华爱坚守专业发展的路径,以专业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精神为指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系统、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以文化发展为桥梁,提升社区市民的发展能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专业服务的能力,从而把更好的文化服务奉献给社区市民。
 
    具体的做法是每年必须做需求调查,这也是对文化服务专业化提供了基础。而且服务开展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有理论培训加实务能力培训,发现需要的能力。每一项活动都要求有活动计划、目标、设计背景,达成与未达成目标有评估、反馈,使专业不断有加固。我们每年举办管理团队的工作研讨会,给参与工作的同工表达专业,表达自己思考。使团体本身在管理中学习,在发展中更专业。
 
    4、专业的运作模式
    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创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制度,管理委员会由委托管理的主管基层政府代表,社区市民代表,以及接受委托管理的机构代表组成,决策服务机构的有关管理事宜。
同时创新运作的组织形式,让社区市民参与其中,从硬件管理的角度,树立“全员管理”的概念,动员管理方和设施设备使用方一起维系维护设施设备的使用,通过清洁、移动方法等制度化的管理,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彰显专业化的手法和方法。
 
    5、专业的服务评估
 
    在实践中,华爱探索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第三方评估体系,明确基本评估指标。其中包括当地居民对文化活动中心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知晓度;对服务设施、公共产品、管理水平的满意度;对文化娱乐、社区事务、志愿服务的参与度。以此为基础评估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效益,是否真正成为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各类服务的平台。并引入第三方评估体系,可以使公共服务投入成本透明化,降低和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并为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标准找到一个参照指标。以第三方评估体系作为保障的政府与专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模式,探索一套适合政府需要的公共服务购买模式,在实现政府对公共服务投入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扶持专业性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
 
    四、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思考
 
    公共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化,需要专业化,更需要职业化,这需要政府、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公共文化建设决不是“低成本”,热热闹闹"活动型",而应该是把文化内化在服务中,是传统的“文化站”的升级版,是建立良好素养,改变人的生命的“加油站”。公共文化建设成为提供市民生活的必需和必要的“精神大食代”、提升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我们打造好公共文化的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这张上海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创新的新名片目标所在。
倡导文化、学习文化、享受文化是推动公共文化的有效探索。
 
    我们在社区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发现,社区市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很大,在满足需求中,我们需要把正向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倡导出来,通过市民参与的文化学习,来享有公共文化繁荣的成果。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表达有其特定的内涵。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倡导激发兴趣,兴趣推动参与,参与形成追求。把地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互融合,在多元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引领高雅、经典,彰显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
    再次,社会化推动公共文化发展是一个趋势。在公共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标配”与市民多元文化需求的“非标”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我们华爱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根植于社区,贴近社区,用反应迅速、机制灵活的优势,为市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地满足了公众的新需求,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独到的作用。
 
    最后,坚守公益性运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色回归。公益性是社区发展、文化服务的关键,可以说,没有公益性,就谈不上服务性。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有些机构以公共文化为载体,从事市场性的盈利活动,偏离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本质。我们在运作中一直坚守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原则,以非营利为基本的服务导向,在公益性服务中,让社区市民能得到最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公益性的资金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而政府需要不能把社会化的托管视作为执行部门,尊重社会组织的创造性文化服务,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要“去行政化、重复化”,解放社会组织,让公共文化成为有生命的产品。
分享到:
版权所有 ©2012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ICP备案号:沪ICP备19041452号-1 政策法规| 资料下载| 精彩图片| 公告| 网站地图